引子:是时候说再见了,蜗牛群晖?
家里服役多年的群晖NAS,老实说,性能嘛……咳咳,大家都懂的。那句“买系统送硬件”的调侃,真是一点毛病没有!日常操作倒还行,稍微有点负载就力不从心了。
于是萌生了自己组个NAS的想法——性能要求不高,能稍稍强那么一丢丢就行,但关键是成本!成本!成本! (重要的事情说三遍)毕竟家里已经有了俩笔记本、一个小主机、一个老NAS外加台式机,实在不需要再供一台性能怪兽。再说白了点,[捂脸]预算确实告急啦![捂脸]
接下来就是连续几天的“考古”之旅。翻遍了各大论坛和二手平台,在成本和性能之间反复权衡。最终敲定的方案也许不是全球最优解,但对我这钱包来说,够用就成!
精打细算的“捡垃圾”配置清单
- 主板:超微X11SSH-F (二手) ≈ ¥250
- 备选方案: 其实华南金牌的X99板子也诱惑力十足,支持更新的CPU,全新也不过稍贵一点。
- 选择理由: 但考虑到X99平台整体功耗会更高(更适合模拟器多开这类场景),最终还是决定投入成熟的服务器板子——超微阵营。二手,真香!
- CPU:英特尔 E3-1270 v6 (二手) ≈ ¥130
- 不带核显(iGPU),因为超微板子自带强大的IPMI远程管理,显卡需求?省了!未来要扩展性能(比如挂载像GTX 970这样的显卡),随时可以加。据说魔改BIOS还能上8/9代酷睿?算了,知足常乐,不瞎折腾!
- 电源:微星 MAG A650 BN (全新) ≈ ¥250
- 电源这玩意儿可不能含糊。24pin主板供电、8pin CPU供电,原生带5个SATA接口足够目前使用。实在硬盘位紧张?上个一分二的SATA供电线,硬接8块也不是梦!不过嘛…现实是:
- 存储盘:“等等党永不认输!”
- 现阶段情况?两块机械硬盘都买!不!起!(硬盘价格这波真是…一言难尽)
- 系统盘:英睿达 P3 (PCIe 3.0) 512GB M.2 (全新) ≈ ¥195
- 全新的“窝”,给系统一个安稳家。至于机械仓库?等等党终将胜利!
- 内存:三星 DDR4 2400MHz 16GB * 2 (二手) ≈ ¥150 * 2 = ¥300
- 容量优先,二手无妨。32G起步,勉强够折腾了吧?省下的钱是真金白银。
- 机箱:简约至上
- 省预算终极奥义:裸奔散热,拥抱空气!(或者找个鞋盒?开个玩笑,手头有闲置机箱就用吧)
- 散热:基础保障
- 给U配个50块左右的风扇压压惊,安静稳定就好。
- 显卡(规划中):
- GTX 970级别的亮机卡或轻度转码卡?列入未来的“购物清单”。
核心优势与玩法畅想
这块超微主板最大的亮点在于双千兆网口!这简直是白送软路由的功能。所以我的最终方案很明确:
- 底层:安装 Proxmox VE (PVE) - 强大的虚拟化平台。
- 目标:All in Boom!不对,All in One!
- 虚拟化运行 NAS 系统(Truenas Scale / OMV / 黑群晖...)
- 同时搞定软路由(OpenWRT 等)服务全家。
- 未来视需求上点轻量级服务(Home Assistant, Jellyfin 转码? 挂点小容器?)
- 潜力挖掘: IPMI的远程管理是真方便,双网口做链路聚合或分流也很有搞头。
结语
东拼西凑,省到极致!虽然现在它还缺少仓库盘“灵魂”,但架子总算搭起来了。硬件已经在奔赴我怀抱的路上,等到手开组、折腾PVE和系统那几天,肯定少不了新一波的血泪史(划掉)……精彩后续!敬请期待我的“捡垃圾”NAS组装实录吧!